復興旗艦校|從impossible・到I’m possible —— 楊昀恩
「老師!我這次理化考88分!」
這句話應該是再平凡不過的一句話,但從昀恩藏不住喜悅的表情裡,我們知道她做到了,並且也克服的自己心裡壓力,更進一步的向前進了。
▌ 面對壓力,無法突破?
透過與昀恩的訪談,她娓娓道出「世界從來就都不是公平的,只有你更努力才有機會獲得更好的的結果」。因背著讀私中的名號,總被貼上「成績一定很好」這種傳統思想的標籤,這給她形成了無比壓力,一方面要面對同儕間的競爭壓力,一方面又找不到突破自我的方法。在這樣的壓力下,國一的她,曾經自己嘗試過不同的讀書方式,希望透過不同的讀書方式能把自己調整到最好的狀態,然而在國一的這一年仍是事與願違,她還是在書海裡迷航,甚至已經導致她對學習沒有希望、自信。
▌努力在學習上最基本的,但是更重要的是方向
因緣際會下,在準備升國二的暑假昀恩與同學一起來典陸上理化課程。昀恩說「本來我是抱著我數理很不好,英文也一定救不回來的想法來典陸」,本著自己當時的學習狀態,昀恩幾乎已經對學習失去熱忱,就單純聽著爸媽的安排。
一開始,昀恩還是將自己定位在「我是班上比較差的同學」,每堂課都是帶著疲憊的身心,下了校車又急忙的趕到補習班。幾堂課下來,我們默默的發現,其實即便學校課後已經讓她身心疲倦,但是她仍然是努力的讓自己跟上,一步步的調整。與老師的問答間,從只願回答「不知道」到主動回答問題、主動與老師互動,我想她慢慢重拾對學習的熱情了!
除了理化穩定進步外,她也達到自己給自己設定的目標,進入學校英文分班的 A 組班。透過幾次機會的聊聊,我們發現其實昀恩心底對於把書唸好這件事情,是非常有憧憬並且滿懷衝勁的。在慢慢調整的過程中,她也意識到自己除了做得到外,其實她自己的實力並不亞於其他同學。
▌千萬別把問題塵封在書包裡
昀恩提到「在學校,其實沒什麼機會問問題」,也時常因為趕進度而無法好好當下把老師所教的觀念消化。因此,除了平日進班上課外,昀恩每週四都會固定到班,複習觀念、解決問題、主動做題、落實訂正,是她每週四的必備routine,也因為堅定這件事情,昀恩除了分數穩定進步外,整個人也陽光了起來。
回想起國一唸書無法掌握讀書關鍵,除了讀書方式之外, 沒有落實「做題與訂正」也是很大的原因。一份一份的考卷,一次一次的練習與靜下心來把每一題都釐清,試著讓自己的速度慢下來後,昀恩深刻了解到原來努力需要朝著對的方向前進、也要有適合她的讀書環境與引導者,而非國一當時的自己,橫衝直撞的苦讀每一科,而沒有收穫或只能應付小範圍考試。
▌從impossible,到I’m possible
昀恩說「從去年暑假踏進典陸之後,我對於自己的未來,有更明確的目標、想法和規劃」,我想這如果不是自己親自走過,是很難體會的。訪談過程中,她也很感謝老師們不厭其煩的跟她分享自己過去的求學經驗,即便她沒有補習的科目,老師也都會提供資源讓她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把她的弱科補強。學習的路很長,能在其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,才能永遠保持對學習的動力與熱情。透過昀恩的小故事,我們也不斷的被提醒著,要孩子相信自己的潛力與爆發力,因為每個人的進步與成長都可能會在不經意的某一刻開花結果。
除了交給孩子課本上的知識外,讓孩子們對讀書保有初心、學習動力,我想這是在教育路上,我們會繼續深耕並且努力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