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文學習通點揭秘:這些錯誤習慣讓你學不好!
▎國文學習痛點揭密:這些錯誤習慣讓你學不好!
當新課綱的浪潮來襲,面對更趨複雜的閱讀題組和素養導向題型,若觀念還停留在古早時代的「背多分」,難免事倍功半,而在屢屢受挫的情況底下消磨學習意願,最後消極的用一句「我國文就是不好」來自我否定。事實上,絕大多數同學在學習國文的領域,會有幾項根本性的思維誤區,就如同健身運動一樣,重複做錯誤的事情並不會鐵杵磨成繡花針,反而會形成畸形的姿勢,也許仍能收得一定程度的效果,但長久下來無異捨近求遠,甚至會因此受傷受挫。
真話不好聽但是有用,成功的第一步在於正視自己長期積累下來的錯誤,唯有剜肉刨瘡,才能徹底去除沉痾。
以下整理老師們在教學現場多年當中,最常發現同學們在準備國文上的五項錯誤,快來看看你都中了哪些!
▎問題一:認知錯誤
「國文科沒有範圍,所以憑語感、多閱讀就好?」
建立正確認知是學習任何事物的首要之務,國文科作為語言學科,需要靠長期的累積,難以一蹴而就,這也提供了同學們在學習時打退堂鼓的最佳藉口。事實上以現行考試制度的國文科而言,仍舊圍繞著以課文內容為主幹,進而延伸、擴展內容的大方向,並不是真的沒有範圍,而是學習缺乏紀律性,才容易用這種藉口放過自己。
「多閱讀」確實是國文學習的不二法門,遺憾的是這套方法並不適用於本身國文程度不好的學生。因為閱讀本身是一件經年累月的習慣,而初期接觸閱讀的同學更容易傾向淺顯易懂的娛樂性閱讀,對於有諸多言外之意、人物情感內斂的複雜文本敬謝不敏,就會造成一種「明明有在看書,但還是考不好」的焦慮感。閱讀本身和訓練肌肉很類似,每天做二十下自重伏地挺身和每天做二十下超越負荷的握推,對肌肉的刺激肯定是後者更有效率,因此在有限的學生生涯之內,練習讓自己看複雜的文章,並且持續的思考「這句話背後的意義是什麼?」才能真正享受多閱讀帶來的理解紅利。
▎問題二:大量刷題
「反覆刷題,錯了就是抄詳解?」
「刷題」堪稱讀書方法中的興奮劑,初用時如打雞血般有效,但長久使用後不僅容易成癮,且對成績的實質提升有害無益。
原因很簡單,我們的大腦更傾向容易取得成就感的事物,而對於需要長期積累的事情容易感到不耐和迷茫。當同學們有一段完整的讀書時間,若選擇去做筆記、重點整理甚至是思考,「我真的讀進去了嗎?」「這三小時我在幹嘛?」這些行為本身都很容易產生不安的情緒,那還不如拿出題本狂刷兩百題,望著紅筆批閱過的題目,內心馬上法喜充滿靈光罩頂,彷彿理想志願之門已經大開,兩旁還有天使奏樂。殊不知這種方法在小範圍考試當中或許能夠奏效,但面臨更趨複雜的模考、大考當中,刷題的實際效益僅僅就是一種自我滿足。
因為每個人讀書的時間是有限的,大量刷題的同時必然影響訂正、思索的時間。「我為什麼會選這個?」「在考慮的當下漏看了哪些訊息?」瘋狂刷題的人會直接把問題導向粗心大意,但粗心就是實力不夠的遮羞布,事實上思考不夠嚴謹,本身就是實力有問題。
刷題不是不好,事實上對於長期準備考試的中後期,原本的讀書計畫已經疲痹之際,新的題目可以刺激新的想法,同時發現自己讀書的盲點和闕漏。但課文都沒讀熟的情況下大量刷題,也許能刷出不差的成果,但想要更上一層,讓成績穩定維持高檔,那無異於在未穩的地基上瘋狂蓋樓,或許就會在那最關鍵的時刻轟然倒塌。
歡迎加入典陸教育LINE@(@danlu)與我們共同投入教育、改變傳統的填鴨學習,期望給予孩子一個清幽的學習環境,在舒心的環境下學習。